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tài)
15993次瀏覽
【中玻網】俄羅斯圣彼得堡國家信息技術、機械學與光學研究型大學(圣光機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可以將普通玻璃變成智能表面的表面。據介紹,這項技術可以傳輸大約一半的人眼可感光,并將反射率降低到4%,并可用于制造AR屏幕,為用戶提供周遭對象的附加信息。另外,新型表面同時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所述研究已發(fā)表到《激光與光子學評論(Laser&Photonics Reviews)》期刊。
研究人員的創(chuàng)新解決方案是一種基于鹵化物鈣鈦礦的薄膜,而鹵化物鈣鈦礦是一種具有非凡光學和電子性能的半導體材料。所述薄膜生產成本低,可用于制造LED和太陽能電池,而且效率系數超過傳統(tǒng)技術。
圣光機大學物理與工程學院的研究員謝爾蓋·馬卡羅夫(Sergey Makarov)解釋道:“鈣鈦礦薄膜已成功應用于LED生產。我們希望它的能夠制造可用于AR屏幕的表面。它們必須足夠透明,以便用戶能夠舒適地透過它們感知世界。同時,它們必須發(fā)射光以在屏幕顯示必要的信息!
最初,鈣鈦礦薄膜的反射系數為30%,這意味著它們不能傳輸入射光的三分之一左右。圣光電大學物理與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與俄羅斯科學院圣彼得堡國立研究學術大學(St。Petersburg National Research Academic University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合作開發(fā)了一種能夠盡可能多地傳輸光,幾乎不反射任何光的表面。
為了降低反射系數,研究人員對薄膜進行改性,并使其成為一個超表面。團隊從薄膜去除了一層鈣鈦礦,在其上蝕刻出一種特定圖案的納米顆粒。這樣,表面與光的交互就會改變。所述圖案是用離子納米光刻技術以納米精度創(chuàng)建。
圣光機大學物理與工程學院的博士生塔蒂安娜·利亞申(Tatiana Liashenko)指出:“當我們的同事應用這種方法來制造納米結構時,他們注意到超表面的暴露區(qū)域會變黑和燒焦。盡管有大量的材料能夠留存,但在紫外線的激發(fā)下,它并不發(fā)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醇鹽溶液蒸汽應用于鈣鈦礦表面,這使得我們能夠快速恢復材料的性能。例如,我們通過這種方法增加了它的發(fā)光強度,并降低了它的反射系數!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人員能夠確定鈣鈦礦納米顆粒在太陽光譜范圍內與光交互的幾何參數。
團隊總結道:“因此,大部分能量都是沿著光的方向運動。其余部分會被鈣鈦礦吸收并轉化為光致發(fā)光。結果,我們得到了一個高度透明的且具有活性的抗反射超表面。我們現在正計劃將我們的解決方案應用到光電設備中!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chuàng)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占地400畝,東西長863米,南北寬441米,總投資23億元的西部長青“小三亞”森林康養(yǎng)城項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玻璃采光頂,從...
2025-03-21
【中玻網】廣東玻璃協會成功舉辦2025“玻璃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大會”,引領行業(yè)轉型升級新年開工之際,南粵大地春意盎然,威武醒獅翩翩起舞,八...
2025-03-14
【中玻網】三星電子設備解決方案(DS)部門已著手開發(fā)下一代封裝材料“玻璃中介層”,目標不僅是取代昂貴的硅中介層,還要提升芯片性能。據報...
2025-03-16